新思想 新征程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多维图景及价值意蕴

    陈始发;刘建;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理论指导。蕴含其中辩证发展的历史观,呈现出从使命提出到路径升华的动态过程;内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观,为人类文明变革提供路径选择;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观,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多维图景,赋予了公平正义更真实的价值底色,实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超越,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复归,由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提供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蕴。

    2024年01期 No.37 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

  • “两个结合”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建构维度与文化价值

    马俊峰;马强;

    “两个结合”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必然。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内在的生成逻辑、实践逻辑和文化逻辑。只有遵循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内核,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2024年01期 No.37 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新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引擎

    朱宗友;刘凯;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强劲引擎。创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激发持续动力,协调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整体规划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永续发展奠定必要前提,开放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开辟广阔发展空间,共享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建设明确鲜明价值导向。五方面内容相互联系和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研究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的深刻机理,对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内涵特质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1期 No.37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论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高炳亮;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与聚力重点。必须着眼于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以全面深化改革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性大跨越的考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国由大向强转变。必须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坚持改革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点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节点聚焦发力。必须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建设创新和综合系统集成。

    2024年01期 No.37 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理论前沿与经典新读

  • 青年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健康的医学社会学分析

    蔡华杰;

    对引发疾病的社会性因素进行探究,是医学社会学的核心性议题。微耳和是这一学科的创始人,而这一头衔也可属于恩格斯。《伍珀河谷来信》在清算虔诚主义过程中初步指明梅毒、肺结核等疾病在工人阶级中蔓延的原因在于低矮的房子、工作场所充斥大量煤烟和灰尘等工厂恶劣环境的社会性因素。随后,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通过对英国多数城市、不同工种的调查研究,描述了工人阶级身患肺结核、猩红热、伤寒等疾病的情况,以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工人患病是“社会的谋杀”的结果,直接的社会性病因是人口密度高、环境条件脏、空气流通差等,根源性病因则是资本主义制度。

    2024年01期 No.37 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列宁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贡献

    赵荣锋;

    列宁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列宁立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新变化,概括帝国主义的新特征,深化对资本主义发展方位和历史命运的新认识,指出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内在联系,擘画了以无产阶级革命推进人类命运的世界历史性构想。其次,基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科学揭示,列宁创造性提出“一国胜利论”,奠定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础,使“两制并存”成为世界历史普遍交往的新样态,为探索人类文明新类型提供了理论指引。最后,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开辟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新道路,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指明了世界历史道路是“单线论”与“多线论”的有机统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2024年01期 No.37 6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百年党史党建

  • 论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协同发展

    江烜;

    进入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之间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良性态势,这种有机的互动模式为两者资源整合与实践规范提供了动力支撑。党的领导同党内法规制度在内涵上相互关联,在文本中存在交集,统合于中国式现代化法治体系。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呈现出三种协同发展样态: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同向性,二是主体和对象趋向一致的主客统一性,三是实践过程同轨并行的过程兼容性。因此,既要从党的领导实践中科学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也要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视角审视党的领导实践,还要从广度、精度和效度三个维度为两者探索新型的协同发展路径。

    2024年01期 No.37 7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蕴含的宣传动员经验及其当代价值

    林凯;

    《才溪乡调查》不仅记录了才溪乡苏维埃在民主选举、扩大红军、经济生活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而且包括了在推进这些工作过程中进行宣传动员的实践经验。才溪乡苏维埃开展宣传动员是基于经济生产与革命战争相结合,争取和团结群众,推广苏区先进经验,消灭文盲等现实需要。为有效推进各项工作,才溪乡苏维埃通过采取多样化宣传动员方式和载体,着眼于经济建设与政治相结合以及强化与群众的情感互动等具体实践来推进宣传动员,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对当前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仍有重要启示。

    2024年01期 No.37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