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大奎;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也是中国引领世界潮流的鲜明旗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联系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推进和平外交的实践进程和思想传承,把握当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阐释和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创新意义。
2018年06期 No.6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 魏海香;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是深入学习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议题。综合起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提出及适用的时空背景、外交定位、主体构成、利益维护,以及内容和宗旨上都存在严格的区别。但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又存在复杂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辨析两者的区别,梳理两者的联系,对于全面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科学认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6期 No.6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陈桂蓉;
习近平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创"方针的指导和引领下,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实践如火如荼,是近百年来的一次质的飞跃。"两创"方针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文化繁荣兴盛的立场和目的,将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在推动中华人文精神跃升中彰显时代价值。
2018年06期 No.6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朱锋;武海宝;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两大转型:一是在适应时代变迁方面,中国外交实现了从革命外交向和平外交的转型;二是在外交战略推进的能动性和外交视野的拓展方面,中国外交实现了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向"奋发有为"的战略转变。深入探究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从革命外交向和平外交的转型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又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取得战略均势的需要,而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向"奋发有为"战略的转变则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
2018年06期 No.6 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杨承训;刘柯杰;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成就之一,是破解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大难题,即农业农民社会化改革问题。历史的经验教训证实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三个特殊矛盾。从"两个飞跃"到"三权分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历史贡献,开拓了公有制特别是农村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理论和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划了乡村振兴方略,指出了多维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向。未来农业产业革命将是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端循环经济所带动的立体化高端生态农业,进而创造出新的现代农村经济体系。
2018年06期 No.6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方世南;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具有显著的综合创新特征,表现为包括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式创新在内的整体综合创新。生态文明理念创新发挥着先导和指导作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发挥着规范和保障作用,生态文明方式创新发挥着基础和抓手作用。在生态文明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以及方式创新之间的整体性创新联动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地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蹄疾步稳地走向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8年06期 No.6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